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珙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思考:珙桐叶复合袋泡茶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 李世丽 胡代泽 李小杰  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复合袋泡茶  加工工艺  珙桐保护  资源开发 
描述:主要利用珙桐叶的抗癌、防癌、抗氧化等特性,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将其与绿茶、余甘子、甜叶茶进行科学配伍,对珙桐叶的复方袋泡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期望通过对珙桐资源的开发来促进珙桐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从而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竹叶保健袋泡茶的开发研制
作者: 李大伟 王盈峰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竹叶  保健茶 
描述:通过对竹叶制茶工艺的研究,确定了竹叶茶的最佳杀青方法,并以绿茶、红枣、枸杞、甘草为辅料进行调配,既提高了竹叶茶的营养保健作用,又改善了竹叶茶的风味,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主辅料的最佳配比。
刺五加及刺五加茶的保健功效与加工工艺
作者: 张育松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刺五加茶  保健功效  刺五加 
描述: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保健功效与人参相似。本文简述了刺五加的本草考证、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保健功效,以及刺五加茶的加工工艺和品评方法等。
浅议婺州举岩茶传统和现代加工工艺制茶品质特征
作者: 王兴奎 夏兵  来源:粮油加工(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婺州举岩  品质特征 
描述:本文查阅史料记载,研判婺州举岩茶的传统加工工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整理了婺州举岩茶民间传统制茶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其现代加工工艺及制茶品质特征。
制茶机械在石亭绿茶加工中的应用
作者: 陈育才 张经贤 陈顺安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石亭绿  茶叶机械 
描述:石亭绿茶以三绿三香的独特风格,于1956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历史名茶。石亭绿传统的双炒双揉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2009年开始引进茶叶机械,进行石亭绿工艺制作试验。实践证明,与手工加工相比,机械制作石亭绿茶,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茶品质稳定等优点。石亭绿茶加工工序是:鲜叶→摊凉→杀青→揉捻→复炒→复揉→炒干→雾→拣剔→筛簸→成茶。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品质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描述: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茶树花软糖的制作工艺
作者: 张文杰 刘聪 林珊 季爱兵 郑婷婷 马丽 彭文书 龚婉莹 严亮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软糖  凝胶剂  茶树花 
描述:探讨茶树花软糖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产品配方为琼脂0.5%、卡拉胶1%、明胶10%、白砂糖40%、果葡糖浆30%,柠檬酸0.1%和茶树花浸提液100 mL;将凝胶剂浸泡6 h溶解,混入熬制好
多种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绿茶技术初探
作者: 陈林海 林鸿 刘小春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绿茶  花果香 
描述:开展多种高香型茶树品种绿茶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3h-15h凉青、滚筒锅温230-250℃杀青、适度加压揉捻和二次烘干等技术加工的高香型品种绿茶花果香明显,滋味甜醇,品质优,符合绿茶市场的需求,对增加绿茶花色品种具有现实意义。
拼配型枇杷花茶袋泡茶的加工及冲泡条件研究
作者: 蒋晓东 刘琼琼 杨晓萍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枇杷花  加工工艺  冲泡条件  袋泡茶  拼配型 
描述:对拼配型枇杷花茶袋泡茶的加工工艺及冲泡条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杀青和干燥工艺对新鲜枇杷花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审评结果影响较大,新鲜枇杷花不需要杀青,直接经热风或远红外线40℃干燥,粉碎,过孔径0.425~1.180mm筛后,与大宗炒青绿茶按质量比5∶12拼配、装袋,所得袋泡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均优于原枇杷花与茶叶;该袋泡茶最佳冲泡条件为用90~100℃的水冲泡2min后饮用,冲泡2次。
柿叶袋泡茶的研究
作者: 刘晓艳 沈颖 白卫东 钱敏 龙艺琳  来源: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饮用参数  黄酮  柿叶  袋泡茶 
描述:以柿叶为原料,依据柿叶的杀青方式、烘干温度、过筛目数,确定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柿叶在100℃下,汽蒸杀青2 min,105℃干燥4 h,并选用60目筛子筛分茶叶。根据口感,通过正交试验,柿叶、银杏叶和何首乌的最佳复配方案为:柿叶74%,银杏叶19%,何首乌7%。并得出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饮用参数为:泡茶用水量为300 mL,泡茶时间为15min,泡茶水温为100℃,茶包重复冲泡3次即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