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变化及与茶叶香气形成关系的研究
作者: 倪德江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变化及与茶叶香气形成关系的研究
不同茶树品种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 石玉涛 倪德江  来源: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茶树品种  茶多糖  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脂质抗氧化 
描述:采用D-脱氧核糖-铁体系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研究了筛选出的不同品种茶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T01-TPS和T09-TPS都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T01-TPS和T09-TPS清除·OH的IC50值分别为1.14 mg/mL、2.47mg/mL;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0.68mg/mL和2.94mg/mL。研究了筛选出的不同品种茶多糖的体外脂质抗氧化活性。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品质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描述: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 朱旺升 倪德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  加工  名优绿茶 
描述: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氟对幼龄茶树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李春雷 倪德江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氧化酶  类胡萝卜素  茶树  叶绿素   
描述:为了探讨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本试验以1年生福鼎大白茶树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进行氟处理(F=16 mg/L),研究氟对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保护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茶树接种VA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
作者: 李远华 郑芳 倪德江 石玉涛  来源: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VA菌根  生理特性  茶树 
描述:茶树接种VA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接种VA菌根后,增加了茶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尤其在生长50d时,接种VA菌根的要比对照高1.34mg/g,受菌根影响比例为0.29,且叶绿素a的含量也均有提高。在光合有效辐射0~1200μmol/(m~2·s)的范围内,接种VA菌根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等指标均大于对照。VA菌根的侵染增加了茶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片的自然饱和亏、丙二醛含
茶树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 黄友谊 刘敬卫 丁建 倪德江  来源:2008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原核表达  茶树多酚氧化酶  基因克隆 
描述:利用宜红早茶树叶片基因组,通过PCR直接扩增获得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将茶树多酚氧化酶的基因连入pET32a表达载体中,以IPTG诱导获得酶蛋白的高效表达。经镍离子亲和柱纯化获得宜红早多酚氧化酶工程蛋白,经活性检测表明具有酶催化活性,这为茶树多酚氧化酶工程蛋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茶树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 黄友谊 刘敬卫 丁建 倪德江  来源:2008年茶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茶树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周继荣 陈玉琼 杨仁海 倪德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学专业  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 
描述:文章阐述了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含义和重要性,结合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际,提出从教学改革、校内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 杨晓 张月华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耐氟机制  生理  茶树   
描述: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