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11)
茶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6(5)
2015(2)
2013(1)
2009(1)
2007(1)
2005(1)
1997(1)
按来源分组
茶叶(5)
茶叶科学(3)
食品科学(2)
中国茶叶(1)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1)
相关搜索词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作者: 吕海鹏 林智 张悦 梁月荣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等级  抗氧化活性  普洱茶  化学成分 
描述:选用高、中、低三类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两类等级的普洱茶相比,总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醇类香气成分总量、杂氧化合物香气成分总量、黄酮总量以及茶色素含量等,一般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黄酮总量、茶褐素含量以及醇类香气成分总量等是区分普洱茶等级的重要理化指标。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 吕海鹏 梁名志 张悦 王立波 林智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紫娟”  香气  抗氧化活性  化学成分 
描述::“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
2003~2007年注册茶保健食品的情况分析
作者: 李靓 林智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健食品    茶叶提取物 
描述:对2003~2007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注册的茶保健食品的产品数量、地区分布、配方类型、产品剂型、保健功能及茶成分添加形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7年SFDA共批准注册茶保健食品168个,占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总数的4.4%,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产品配方以复方为主,剂型主要集中在胶囊剂、茶剂、片剂这3种形式上,其他剂型产品数量较少。茶保健食品功能分布广泛,共涉及21项,其中又以辅助降脂和减肥功能注册的产品数量最多。功能成分以纯茶叶形式添加的产品占4
黄酮醇糖苷与茶树品种适制性关系研究
作者: 戴伟东 解东超 吕美玲 谭俊峰 李朋亮 吕海鹏 林智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液质联用  黄酮醇糖苷  葡萄糖苷  半乳糖苷  品种适制性 
描述:对不同加工适制性的18个茶树品种春季茶叶中10种黄酮醇糖苷进行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并计算了葡萄糖苷化黄酮醇与半乳糖苷化黄酮醇的比值。结果发现相比于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适制红茶品种茶叶中黄酮醇葡萄糖苷化水平较高,而半乳糖苷化水平较低。山奈酚-3-葡萄糖苷、山奈酚-3-葡萄糖酰芸香糖苷、山奈酚-3-葡萄糖苷/山奈酚-3-半乳糖苷比值、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比值、杨梅素-3-葡萄糖苷/杨梅素-3-半乳糖苷比值在不同适制性品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山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 吕海鹏 谷记平 林智 郭丽 谭俊峰 彭群华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洱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描述:普洱茶的抗动脉硬化、降血糖以及减肥等诸多保健功能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推断普洱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相关机理。
浙江高等茶学教育的优势和发展设想
作者: 梁月荣  来源:茶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想  高等茶学教育  问题  优势 
描述:浙江高等茶学教育始于1952年,经过44年的发展,已形成如下优势:一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多,二是招生范围广,生源充足,三是科学研究活跃,四是教材建设和专著出版成绩显著;同时对办学条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设思。
全球茶叶市场现状——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期间会议的报告
作者: 周利 林智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茶叶  联合国粮农组织  茶叶市场  茶叶信息  FAO  出口贸易额  情况介绍  消费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消费 
描述:2015年10月15~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FAO-IGG/Tea)期间会议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中国代表团一行二人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派遣,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FAO-IGG/Tea工作组会议简介FA0-IGG/Tea是政府间茶叶信息交流和国际协商的重要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主要的茶叶生产国、主要茶叶消费国和消费地区。FA0-IGG/Tea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制定茶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 梁月荣 石萌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鉴定技术  育种程序  育种目标  良种繁育  茶树育种 
描述:本文从茶树育种材料创新、育种鉴定技术发展、育种目标变化、育种程序的改进、育种成果以及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等方面综述了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的手段仍然以杂交为主,理化诱变的应用日趋广泛,转基因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分辨率检测设备和基因鉴定技术的应用,结合计算机预测模型开发,使茶树品种早期鉴定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茶树育种目标经过了高产、优质、早生的阶段,发展到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时期。进一步提高早期鉴定准确度、缩短育种周期是茶树育种技术发展的目标。
杭州茶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及贡献
作者: 梁月荣 杜颖颖 董俊杰  来源:茶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学  人才培养  现代茶学教育  学科体系 
描述:我国茶学研究与教育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标志着古代茶学体系的形成.在现代茶学发展过程中,茶学研究经历了准备期、起步期、初步发展期和全面发展期4个阶段.本文从杭州与陆羽撰写的关系,径山寺、径山茶对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的作用,以及对现代茶学教育发展的作用论述了杭州对茶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茶叶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研究进展
作者: 乔如颖 郑新强 李清声 梁月荣  来源: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白茶  香气  感官品质  绿茶  茶树  红茶 
描述: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不同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茶叶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如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加工工艺及贮藏方式等。文中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与茶叶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