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品种芽叶的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 郭湘 唐茜 许燕 陈玖琳 王自琴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茶树  生化成分  早春霜冻 
描述:以种植在四川茶区的乌牛早等4个特早生茶树品种为材料,观测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遭受1级霜冻危害的芽叶与正常芽叶的长度、质量,测定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进行茶样的感官品质审评.研究比较了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
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
作者: 段小凤 唐茜 郭雅丹 汪婷 郭湘 刘汉章 刘宏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品种  成分 
描述:为了解从浙江省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以四川茶区主栽品种福选9号为对照,研究3个引进品种春梢(11叶)所制绿茶的主要成分含量、香气组分和感官
茶叶杀青机与制茶品质特点
作者: 刘晓东 汤周斌  来源:广西农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绿茶  杀青机  杀青 
描述:杀青机及杀青方法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改进和创新,本文论述了国内目前几种常用和较先进的杀青机的性能及其制茶品质特点,以利于茶叶生产者参考、选择应用.
莽山茶区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特性及其制茶品质比较研究
作者: 谭振华  来源:茶叶通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品种  莽山乌龙茶 
描述:在湖南宜章县莽山茶区对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的制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莽山利用现有3种茶树品种,不仅可生产乌龙茶,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品质较好的乌龙茶.福云六号可作为生产绿茶的品种,不适宜生产乌龙茶,其他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应该分别加工,不宜混合生产乌龙茶.
三个引进茶树品种绿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作者: 段小凤 唐茜 郭雅丹 汪婷 郭湘 刘汉章 刘宏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品种  生化成分 
描述:为了解中茶 108、中茶 302 和中茶 102 三个从浙江省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绿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以四川茶区主栽品种福选 9 号为对照,研究了 3 个引进品种春梢(一芽一叶)所制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研究结果显示:三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内含物质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 41.96±1.65%~43.94±0.93%;咖啡碱含量范围在 3.92±0.06%~4.47±0.12%。氨基酸含量为 4.78±0.16%~5.71±0.30%,均显著高于对照;茶多酚含量为 19.89
茶树新品种桂香18号引种试种初报
作者: 韦雪英 农玉琴 廖春文 骆妍妃 陈杏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制茶品质  桂香18号  试种 
描述:在龙州茶区引进茶树新品种桂香18号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在龙州茶区,桂香18号在常规栽培措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较高,抗逆性强,早芽,易于种植,种植成活率高,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所制的绿茶产品清香馥郁、滋味醇厚芬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茶树新品种桂香18号引种试种初报
作者: 韦雪英 农玉琴 廖春文 骆妍妃 陈杏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制茶品质  桂香18号  试种 
描述:在龙州茶区引进茶树新品种桂香18号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在龙州茶区,桂香18号在常规栽培措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较高,抗逆性强,早芽,易于种植,种植成活率高,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所制的绿茶产品清香馥郁、滋味醇厚芬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配方施肥对台茶12号在广西生长性状及其制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 韦玲勇 汤周斌 杨春 刘晓东 林国轩  来源: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品质  配方施肥  生长性状  台茶12号  广西 
描述:选用花生麸、大狮马牌复合肥(N∶P∶K=15∶15∶15)、羊粪、固氮解磷解钾生物菌进行肥料搭配和配比,对台茶12号在广西的生长性状和制茶品质具有积极作用,表明配方施肥是提高台茶12号在广西种植的茶叶品质和产量的有效途径。
四川茶区引进茶树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作者: 郭雅丹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生理生化  制茶品质  氟含量  品质成分  抗性 
描述:研究,并对供试品种一芽一叶为原料所制名优绿茶的品质进行了感官品质审评,以了解引进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生化品质基础和制绿茶品质,并确定其在川内的推广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中茶302、中茶108和中茶
制茶变化的实质
作者: 陈椽  来源:茶叶通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氧化作用  变色  制茶品质  儿茶酚  多酚类化合物  氧化深度  红茶  叶绿素  酶促作用  发酵 
描述:色是区别茶类不同和品质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制茶以色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品质优次,也从干茶和叶底的色泽以及茶汤汤色可以看出来。色的变化对制茶品质的不同影响很大,而色的变化规律也是制茶技术所必须掌握的。色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无色变有色;其次叶绿素破坏。这两种成分的变化与制茶的色香味有很大关系。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以及叶绿素破坏程度不同,而生成各种茶类和各种品质的不同。色的变化明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