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茶叶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潘玉成 宋莉莉 叶乃兴 潘玉华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特征提取  电子鼻  模式识别  传感器阵列 
描述:文章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综述了电子鼻在茶叶品质评定、品种分类、成分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电子鼻在茶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人工神经网络在茶叶品质评定中的应用
作者: 潘玉成 叶乃兴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人工神经网络  品质评定  应用 
描述: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特点和BP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对人工神经网络在茶叶品质评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把握特点,培养能力——《制茶学》教学体会点滴
作者: 潘玉华  来源:中等农业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把握特点,培养能力——《制茶学》教学体会点滴
制茶工艺与乌龙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 潘玉华 黄先洲  来源: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工艺  制茶工艺  历史文化  种质资源  香气形成  香气物质  品质风格 
描述:乌龙茶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种质资源、精湛的加工工艺、特有的品质风格享誉海内外。乌龙茶注重内质香气和滋味并以其所特有的天然花果香,深受消费者青睐,
杂种优势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 姚雪倩 叶乃兴  来源:茶叶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杂种优势  杂交育种  茶树  育种 
描述:从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入手,阐述遗传差异、基因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调控以及表观遗传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介绍了茶树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现状,有望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为茶树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乌龙茶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 黄福平 叶乃兴  来源: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市场  预测 
描述: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概述了乌龙茶市场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复“关”后对乌龙茶市场的影响;并对乌龙茶市场发展动向作了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今后乌龙茶外销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内销量在近期将有所增长,中长期内销市场将会明显扩大,内销量将快速增加;根据几种预测模型,对主产区福建省的乌龙茶产销进行预测,预计1995年乌龙茶产量可达4.0~4.5万吨,直接出口量可达2.0~2.5万吨;2000年分别可过5.0~8.0万吨和2.5~4.0万吨。最后,对如何拓展乌龙茶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茶树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作者: 张冬桃 孙君 叶乃兴 陈桂信  来源:茶叶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谢途径    茶叶香气  萜烯类化合物 
描述:萜烯类化合物与茶叶香气品质密切相关,茶叶中橙花醇、芳樟醇、橙花叔醇、α-法尼醇、α-紫罗兰酮、茶螺烯酮、石竹烯、古巴烯、柏木醇等萜烯类香气物质通过MVA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MEP途径(2-C-甲基-D-藓糖醇-4-磷酸途径)合成,调节机制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的品质。本文综述了茶叶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研究进展,探讨该代谢途径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8个茶树品种生化成分分析及抗性成分的初步鉴定*
作者: 金珊 孙晓玲 张新忠 叶乃兴 陈宗懋  来源: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成活率  抗性物质  假眼小绿叶蝉 
描述:【目的】筛选和鉴定茶树中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相关的抗性成分。【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8个茶树品种的氨基酸及其组分、咖啡碱和茶多酚及其组分的含量。采用人工饲料喂饲法对可能的抗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水平差异较大的茶树品种的30多种生化物质的分析,筛选出抗、感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的物质,包括茶多酚、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绿原酸和茶氨酸。分别将其作为可变因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加入到人工饲料饲养假眼小绿叶蝉,统计5种化学成份不同
茶小绿叶蝉在福建省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初探
作者: 王蔚 吴满容 张思校 金珊 叶乃兴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制  茶树品种  选择  茶小绿叶蝉  抗性 
描述:从品种抗虫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电子鼻等手段,通过对福建省7个主栽茶树品种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虫口密度、茶树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和芽叶挥发物差异的调查,初步明确茶小绿叶蝉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肉桂上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最大,铁观音上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和肉桂新梢颜色为黄绿色,黄棪呈浅绿,毛蟹和本山均为深绿色,铁观音新梢呈紫绿色。7个品种健康芽叶挥发物的总体特征不同,可分为3类:铁观音、福云6号、毛蟹和福鼎大白茶差别较小,聚为一类;肉桂和本山距离较近,聚为一类;黄棪健康芽叶挥发物
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创新发展思路
作者: 林宏政 郝志龙 金心怡 叶乃兴 孙云 郭玉琼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学  实践教学  基地建设  创新 
描述:茶学作为一门实践能力要求高的学科专业,当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观念、实践型师资少、教辅与教师地位不对等、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故应通过对现行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包括观念转变,引进专业实践人才,改变考核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建立覆盖茶学各个层面,多环节的、立体的、全新的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