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 促进湖南茶叶稳定发展
作者: 李赛君 郑宏发 常硕其 黄怀生 袁英芳 黄仲先  来源: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湖南  发展  名优绿茶 
描述:本文分析了湖南茶叶产业的现状,提出湖南茶叶发展的思路是:大力发展绿茶,有控制地发展黑茶,保留优质红茶。以适宜湖南茶叶自然品质特点的优质绿茶生产技术体系为研发重点,通过增产名优绿茶,促进全省茶叶稳定发展。从资源、技术和商贸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发展名优绿茶的优势,提出了继续优化茶类结构,加快建设绿茶强省的目标和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品质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描述: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 朱旺升 倪德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  加工  名优绿茶 
描述: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的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
作者: 罗凡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长特性  适制性  感官审评  名优绿茶 
描述:名优绿茶是四川的主要茶叶品类,占四川绿茶年产量的60%左右。目前,四川名优绿茶种类丰富,形态和色香味类型繁多,但是,大部分产品趋于单一化,缺乏风格特征,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对品种的适制性研究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四川主要栽培的六个茶树品种,即四川群体品种、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特早213和天府茶1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四川主栽的六个茶树品种的新梢生...
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的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
作者: 罗凡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长特性  适制性  感官审评  内含成分  名优绿茶 
描述:名优绿茶是四川的主要茶叶品类,占四川绿茶年产量的60%左右。目前,四川名优绿茶种类丰富,形态和色香味类型繁多,但是,大部分产品趋于单一化,缺乏风格特征,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对品种的适制性研究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四川主要栽培的六个茶树品种,即四川群体品种、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特早213和天府茶1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四川主栽的六个茶树品种的新梢生长特性观测、内含品质成分分析测试以及采用感官审评方法,系统研究和评价了六个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的名优绿茶适制性。
基于芽叶表型性状的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
作者: 黄海涛 余继忠 张伟 周铁锋 王贤波 敖存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表型性状  适制性  芽叶  名优绿茶 
描述:为了通过观察茶叶新梢表型特征快速判断茶树品种的名优绿茶适制性,对15份浙江省主要栽培茶树品种春季11叶新梢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描述和评价,并基于芽叶表型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叶角度、百
制茶实训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面向汉中茶产业在制茶实训教学方法上的探索
作者: 徐凯明 胡道贵 马三荣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训教学  春夏季  茶叶生产  汉中  制茶  实习学生  教学方法  茶厂  多经  名优绿茶 
描述:在我省中专中职学校中,仅有我们汉中农校开设多种经营专业。我做为这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教师,在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布署下,积极面向汉中本地农村的主要多种经营项目——茶叶,去开展栽茶制茶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培养掌握本地茶叶生产技术的多经毕业生,孜孜不倦地
浅谈茶树无性系良种引种栽培的四个原则
作者: 曹绪勇 覃杰 金圣明 陈玉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一芽三叶  年平均气温  适制性  无性系良种  长江上中游  无性系茶树  鄂西山区  宜红  名优绿茶 
描述: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南岸,处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50~880m均有茶园分布。年平均气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气温4.6℃,七月最高平均气温28.1℃,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350mm,是历史悠久的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茶树无性系良种因发芽整齐适宜机械化采摘、成园快投产早、制茶质量好和经济效益高(宜都市一般高30%~80%)而受到广大茶农的接受和推崇。我国现在通过国家级审定的茶树品种有123个,省级审定的119个,但
罕见冻害后对茶树良种推广的思考
作者: 凌光汉 陈小媛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浙江省  良种推广  低温冻害  新昌县  茶树  名优茶  农业局  名优绿茶 
描述:今年受历史上罕见低温冻害的影响,浙江省新昌县春季名优茶产量大幅下降.据县农业局茶叶总站统计,今年春季名优绿茶实产1685吨,与去年同比减产10%左右;产值46990万元,同比减少7%左右.这是新昌县自2000年以来,春季名优茶减产减值幅度最大的一年.减产的茶树品种,主要是“平阳早”“乌牛早”等特早种与“龙井43”“迎霜”等早生种.以“乌牛早”为例,本县每年最早开园的镜岭镇台头山村,全村200亩“乌牛早”茶园,春茶比去年同比减产一半多;以优质闻名的高山茶区拨云尖茶场,春季龙井茶产量比去年减少近4成.
黎平成功引种茶树新品种
作者: 石伟昌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研究所  芽梢  茶产品  茶树新品种  品鉴  早生种  灌木型  茶叶基地  产业技术体系  名优绿茶 
描述:经过三年的种植长势观察,两年的茶产品市场探询和茶专家们的品鉴,黎平县引种“中茶108”茶树新品种成功,可推广种植。“中茶10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用“龙井43号”茶树品种作为母体通过辐射育种,选育出来的早生、优质、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属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