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17)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1)
2014(2)
2010(2)
2008(1)
2007(1)
2006(2)
2005(3)
2004(1)
2000(1)
1998(1)
1997(1)
按来源分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
食品科技(3)
中国茶叶(2)
湖北农业科学(1)
河南农业(1)
高等农业教育(1)
食品工业科技(1)
茶叶科学(1)
中国茶叶加工(1)
茶叶(1)
相关搜索词
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
作者: 郭桂义 胡孔锋 袁丁  来源:食品科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绿茶  化学成分 
描述:信阳毛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品质优异.对信阳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了信阳毛尖茶鲜浓、爽口、耐泡的滋味特征;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的品质特征;信阳毛尖茶还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
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 郭桂义 胡孔锋 袁丁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信阳毛尖茶  绿茶  化学成分 
描述:信阳毛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品质优异.对信阳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了信阳毛尖茶鲜浓、爽口、耐泡的滋味特征;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的品质特征;信阳毛尖茶还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
制茶工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郭桂义 王广铭 胡孔峰 袁丁 孙慕芳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茶工艺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描述: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制茶工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茶树芽叶茸毛及茶毫研究进展
作者: 尹鹏 刘威 王广铭 袁丁 郭桂义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茸毛  茶毫  茶树  研究进展 
描述:茸毛是茶树芽叶的主要性状,芽叶茸毛的长度、密度、粗度、分布特征是茶树品种的主要特性,与茶树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密切相关.茶毫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对白茶、绿茶、红茶、黄茶的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对茶树芽叶形态特征、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茶树芽叶茸毛与抗性、茶毫与茶叶品质关系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茶树良种繁育和茶叶品质的改善提供依据.
安吉白茶与信阳群体种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和品质的比较
作者: 郭桂义 严佩峰 文宏 黄玲英 蒙惠霞  来源:食品科技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信阳毛尖茶  品质  化学成分  安吉白茶  信阳群体种 
描述:对安吉白茶和信阳群体种两个茶树品种3月27日、4月3日、4月9日、4月15日、4月21日等5个不同时期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叶绿素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氨基酸含量安吉白茶的高于信阳群体种,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安吉白茶低于信阳群体种。春季早期安吉白茶制成的信阳毛尖茶滋味鲜醇,叶底和外形色泽具有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品种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多,而氨基酸含量逐渐减少。感官品质从前期到后期滋味逐渐变浓,鲜爽度逐渐降低。
不同时期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
作者: 袁丁 陈义 郭桂义 张权伟 蒙惠霞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感官品质  不同时期  化学成分  安吉白茶 
描述:对春季不同时期安吉白茶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等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的氨基酸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茶多酚、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增高的趋势;随时间的推移,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的鲜爽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滋味浓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叶绿素b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干茶色泽和汤色也呈逐渐变深的趋势。
茶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 刘晓娜 郭桂义 胡孔峰 王广铭 袁丁 史洪中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学专业  教学  教育  改革 
描述:分析了茶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对茶学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研究了茶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内容,提出了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等配套措施.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