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茶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60个茶树品种夏秋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
作者:
朱明珠 齐桂年 李建华 陈盛相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夏秋叶 四川 主要生化成分
-
描述:对种植于四川地区的60个茶树品种的夏秋鲜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163%,涵盖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0个茶树品种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Ⅳ基本为绿茶适制品种,相同工艺比较下,所制绿茶品质类群Ⅰ优于类群Ⅳ;类群Ⅱ相对最适制红茶;类群Ⅴ基本为青茶适制品种;类群Ⅲ夏秋叶不适宜加工各茶类.对茶树夏秋叶进行研究,能了解不同品种的生化组成,确定其适合的夏秋茶加工工艺,避免资源浪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
四川茶树品种资源中EGCG3″Me研究
-
作者:
李建华 齐桂年 陈盛相 朱明珠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季节 EGCG3″Me 叶位 茶树品种资源 加工
-
描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川70份茶树品种资源新梢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分析,发现3份茶树品种资源富含EGCG3″Me(含量>10 mg/g),即蜀茶5号、金观音、城西11号。对蜀茶5号新梢季节及叶位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随着新梢叶片成熟,EGCG3″Me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同等叶位相比,EGCG3″Me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含量最高的叶位为秋梢第二叶,秋梢第一叶至第四叶均超过10 mg/g。以蜀茶5号秋梢加工成4种茶类,发现
-
在茶学研究中正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思考:对《茶树良种苗期生物…
-
作者:
齐桂年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模型 光合特性 生物产量 茶树 良种
-
描述: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及主成分方法对《茶树良种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研究》一文(表1)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茶树生物产量直接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X6)和单株叶干重(X6),茶树单株苗干
-
文君弄雪花茶茶艺设计
-
作者:
朱健 齐桂年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冲泡实验 弄雪花茶 花茶茶艺
-
描述:,结果显示选用120ml的玻璃盖碗,在水温90℃的冲泡条件下,风味最佳。因此本文选用1 2 0ml盖碗及90℃左右的水温的冲泡条件为基础,结合产品的文化背景进行茶艺设计。
-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作者:
王小萍 齐桂年 来源:茶业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酶工程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细胞工程
-
描述: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发酵工程。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
作者:
刘婷婷 齐桂年 来源: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适制性 品种 茶树 红茶
-
描述:为了研究福选9号等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其所制工夫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和名山131品质较好,其中以名山131汤色最好,福选9号香气最佳,梅占滋味最优;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茶黄素、茶多酚和茶红素的差异较大。
-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作者:
王小萍 齐桂年 尹旭敏 刘巧林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酶工程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技术 细胞工程
-
描述: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发酵工程。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茶树炭疽病抗性的QTL分析
-
作者:
徐礼羿 谭礼强 王丽鸳 齐桂年 成浩 韦康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SR遗传图谱 QTL定位 茶树 炭疽病抗性
-
描述:以茶树SSR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选取龙井43为母本,白毫早为父本的170株F1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对该群体分别进行了茶树炭疽病抗性性状的田间观测和室内侵染试验,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