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28)
期刊(8)
图书(7)
学位论文(5)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47)
经典茶书 (2)
茶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6(6)
2015(4)
2014(1)
2013(2)
2011(1)
2010(7)
2008(3)
2007(9)
2006(3)
2005(2)
2003(3)
2000(1)
1991(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4)
2008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3)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3)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
安徽农业大学(2)
植物研究(2)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2)
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2)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1)
2005安徽食品安全博士论坛(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1)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1)
科技创新导报(1)
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1)
吴江日报(1)
中华合作时报(1)
北京:科学出版社(1)
2007年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1)
科学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1)
农村能源(1)
厦门大学(1)
四川农业大学(1)
贵州大学(1)
核农学报(1)
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1)
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一种茶叶游离氨基酸定量新方法:DNFB衍生化法
作者: 陈林 陈琪 张正竹 宛晓春  来源: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tea  2  acids  amino  method  4  ninhydrin  colorimetric  dinitrofluorobenzene 
描述:氨基酸的α -氨基能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发生衍生化反应,本试验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体系中的氨基酸衍生物(DNP-AA),并测定其在420nm的吸光值,建立了一套茶叶游离氨基酸定量新方法.该法对不同茶类分析结果与茚三酮显色法基本一致,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DNP-AA的吸光值(Y)和氨基酸浓度(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茶氨酸:Y=0.9920X+0.0036 (r2=0.9998)和L-谷氨酸:Y=0.9403X-0.0008(r2=0.9995),线性范围为0.02~1.00mg/mL.
贵州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 杨华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化  发展研究  贵州 
描述:茶叶是贵州省第三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全国第八,产量居第十一位,是部分农村地区重要的收入来源。茶叶产业化是贵州茶叶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交易成本学说、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分析方法对贵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本文首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知识介绍了茶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贵州茶叶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作者: 陈琪  来源:厦门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际竞争力  福建农业  茶叶产业 
描述:本研究从梳理现有理论成果入手,构建了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设计了茶叶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对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进行了评价与比较,探讨了影响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用SWOT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⑴从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单产(AY)的国际比较发现: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但与其它一些茶叶产品主要出口国(特别是斯里兰卡、肯尼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
[0图]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作者: 张正竹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茶叶  高等学校  实验  教材  生物化学 
描述: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 夏涛 王正荣 张立明 高丽萍 韦朝领 刘亚军 王云生 高可君 张宪林 杨冬青 孙美莲  来源:2009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作为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不仅是茶叶的重要风味成分,而且具有 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 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定位和相关酶学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 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 夏涛 王正荣 张立明 高丽萍 韦朝领 刘亚军 王云生 高可君 张宪林 杨冬青 孙美莲  来源: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Tea  sinensis  catechins  regulation  plant  biosynthesis  [Camellia  pathway  Kuntze]  O. 
描述:作为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不仅是茶叶的重要风味成分,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定位和相关酶学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韦朝领 刘亚军 王云生 高可君 张宪林 杨冬青 孙美莲 王正荣 张立明  来源: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调控  儿茶素  生物合成途径  茶树 
描述:作为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不仅是茶叶的重要风味成分,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定位和相关酶学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