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36)
期刊(4)
图书(3)
学位论文(3)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46)
茶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6(3)
2015(2)
2014(1)
2013(1)
2012(1)
2010(4)
2009(14)
2007(4)
2006(4)
2005(3)
2004(2)
2003(5)
2000(1)
1999(1)
1990(1)
按来源分组
2009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3)
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3)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3)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3)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3)
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茶学学术研讨会(3)
茶叶科学(3)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2)
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2)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1)
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1)
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1)
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1)
2009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1)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1)
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1)
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1)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1)
常德日报(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1)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十三(1)
浙江农业大学(1)
浙江大学(1)
中国农业科学院(1)
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1)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植资源共享试点研讨会(1)
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1)
2009年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中国大陆茶树育种研究的进展—从单株选择到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来源: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遗传育种  对策  现状  茶树 
描述:茶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产茶国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不仅拥有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种质资源,而且培育了200多个优良品种,良种为茶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对中国大陆茶树育种取得的成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状况、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等作一个系统的评述,并提出了今后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
RAPD及其在茶树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来源: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一种类型的分子标记,它能从DNA分子水平直接反映出整个基因组的特征,快速准确地检测基因组DNA序列的多态性,并且这种技术具备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灵敏、分析速度快、无放射性污染、需要极微量的DNA以及产生丰富的多态性等优点,短短几年已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RAPD的原理、特点,以及最近几年来国内外(主要是日本、肯尼亚和中国)学者应用RAPD技术在茶树遗传多样性、茶树的起源与传播、茶
茶树基因克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EST在茶树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 赵丽萍 陈亮 高其康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遗传转化  EST  功能基因  茶树  基因克隆 
描述:本文综述了茶树功能基因克隆、遗传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基于植物EST研究茶树功能基因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服务。
茶树黄酮合成酶II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作者: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来源: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是公认的具有保健功效的无酒精饮料。黄酮类是类黄酮中具有独特药理学功效的一类,其抗癌、抗肿瘤作用优于其它的类黄酮化合物。黄酮合成酶基因II(FS II)是催化黄酮合成的关键酶,并且在进化上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因此,分离克隆茶树黄酮合成酶II基因,分析该基因在不同茶树种质资源中的表达,可以为茶树遗传改良、演化和分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作者: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来源:2009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是公认的具有保健功效的无酒精饮料。黄酮类是类黄酮中具有独特药理学功效的一类,其抗癌、抗肿瘤作用优于其它的类黄酮化合物。黄酮合成酶基因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策略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来源: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RACE  芯片  cDNA  基因表达谱  茶树  基因克隆 
描述:表达序列标签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学家 Venter 提出的发现基因的新战略。EST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基因的克隆、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谱分析以及基因组序列的功能注释等许多研究领域,它已成为大规模获取功能基因的一种最为快捷和有效的研究手段。茶树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经济植物,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晚,
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用盆栽法对可能影响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的氮素吸收速度、同化速度、根系参数、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NH_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吸收速度、同化速度、根系参数等存在着品种间的显著差异,GS活性在品种间也有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上述参数与氮素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各个参数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将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和叶片GS活性等作为选育高氮素效率茶树品种的指标。对NH_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中国大陆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成就和展望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大陆  种质资源  保存编目  遗传稳定性  茶树  分子标记 
描述:茶树种质资源是直接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综述了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茶树种质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分子标记技术、遗传稳定性和功能基因分离克隆的研究进展。从建立完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在基因水平上深入鉴定评价,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为育种提供新基因源,研究和建立核心种质,种质资源的继续补充收集引种和合作研究等方面提出近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茶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来源: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茶叶  多样性  遗传  茶属  随机扩增多态性 
描述: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茶树无性系品种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策略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来源: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表达序列标签  基因表达谱  茶树  cDNA文库  基因克隆 
描述:表达序列标签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学家Venter提出的发现基因的新战略。EST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基因的克隆、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谱分析以及基因组序列的功能注释等许多研究领域,它已成为大规模获取功能基因的一种最为快捷和有效的研究手段。茶树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经济植物,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晚,大大滞后于禾谷类与许多其他木本植物。最近,基于cDNA文库和EST测序分析技术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表达谱特征分析、cDNA芯片建立与应用、EST-SSR/STR标记开发与应用、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