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茶树栽培技术进展及茶产业发展对栽培技术的需求
作者: 阮建云  来源: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茶园生产能力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以三年的平均值为准,2005-2007年茶叶单位面积产量水平比1978-1980年约增加了2.3倍.本文总结了我国茶树栽培技术特别在茶树丰产栽培、施肥和土壤管理、机械化采摘技术、标准化与绿色栽培等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肥尤其高氮栽培的教训、施肥量削减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未来我国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围绕改善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卫生质量和保持环境安全.
茶园和根际土壤铝的动态及其对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 阮建云  来源: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土壤酸度低、交换性铝含量高是导致我国低丘红壤地区茶树产量不高,品质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对茶园和根际土壤铝的动态及其对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茶使土壤酸化和增加交换性铝
茶叶研究需要开辟创新领域
作者: 阮建云  来源: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十三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我是搞栽培的,研究的重点是营养和土壤。谈两点看法:第一,科学研究的功利性即对产业的贡献与平常所说的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之间怎么寻找一个平衡点。特别是对栽培学科,或者像植保、茶叶这样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怎么样寻找它的平衡点。对栽培来讲,很多生理的方面可能都会涉及基础研究的
[0图]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阮建云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茶属 
描述:本书介绍了茶树优良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繁殖技术、栽培与茶园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知识。
[0图]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实用技术丛书 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阮建云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有20个省,市产茶,其中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西藏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总体上这些地区具有比较优越的种茶条件,也是目前我国富有特色的茶叶产区,产品种类多,自然品质也较好。通过选育和引进适宜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良茶叶品种,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与管理措施,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在国际和国内有竞争力的茶叶产品,有望迅速而有效地提高我国西部地区茶叶生
田间条件下不同品种茶树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分配规律研究
作者: 伊晓云 尤雪琴 阮建云  来源: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品种  采摘新稍  落叶  修剪物  地上部分层 
描述:田间条件下,对10龄龙井43、薮北和奥绿地上部各层次生物量和养分含量以及年周期内三个品种茶树采摘新稍、修剪物和落叶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以及N、P、K、S、Ca和Mg含量均表现出龙井43最高,薮北次之,奥绿最低的趋势,但没有显著差异。叶片(茎)生物量各品种间的差异在不同层次表现出不同的差异,生物量高的部分将分配较多的N、P、S、Ca和Mg养分。茶树每年通过采摘新稍
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用盆栽法对可能影响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的氮素吸收速度、同化速度、根系参数、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NH_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吸收速度、同化速度、根系参数等存在着品种间的显著差异,GS活性在品种间也有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上述参数与氮素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各个参数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将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和叶片GS活性等作为选育高氮素效率茶树品种的指标。对NH_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茶树中重金属元素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探究
作者: 石元值 韩文炎 马立峰 阮建云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茶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茶树种植  土壤铅污染  茶叶铅含量  空气沉降物 
描述:本文通过龙井茶加工调查、茶园田间调查及盆栽试验,研究了铅元素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及茶叶中铅台量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铅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为:吸收根茎(生产枝)老叶(当年生成熟叶)主根新梢(一芽二叶)。当茶树受到铅污染时,茶树自下而上各部位对阻止土壤中的铅向茶树新梢中转移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及屏障作用。茶树新梢中的铅元素含量随着新梢成熟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空气沉降物可能也是引起茶树铅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茶树新梢全铅含量与土壤有效铅含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龙井茶炒制
茶叶氟研究进展——累积特性、含量和人体健康关系评价
作者: 阮建云 杨亚军 马立峰  来源: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本文结合作者和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综述了茶园土壤氟、茶树氟吸收累积特性及茶叶氟安全评价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土壤氟含量水平及变化规律、茶树品种间氟吸收差异、pH、铝、钙和环境条件等对茶树氟吸收的的影响、主要茶类氟含量现状、释放态势及与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
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的现状及其溶出特性研究
作者: 石元值 马立锋 韩文炎 阮建云 方丽  来源: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茶叶  稀土氧化物总量  浸出率 
描述:为明确当前我国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的现状及其溶出特性,分析了2007年至2010年全国各地茶叶中的稀土氧化物总量的现状,并对不同含量及不同加工方式的茶叶进行溶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平均值保持在2mg/kg左右,含量范围介于未检出至13.80mg/kg之间,90%以上的茶叶其稀土氧化物总量小于5mg/kg,其中符合GB2762—2005限量标准的茶叶比例在45%~65%之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