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5)
茶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6(3)
2015(1)
2012(1)
1997(1)
按来源分组
茶叶科学(2)
农民致富之友(1)
福建茶叶(1)
中国农学通报(1)
山西农业科学(1)
相关搜索词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 尧渝 张厅 马伟伟 李兰英 李春华  来源:山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合生理指标  间作模式  茶园  茶叶品质 
描述:以单作茶园为对照,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杉树间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和桂花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各茶园土壤养分含量、茶树光合生理指标和茶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杉树间作茶园的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梨树间作茶园的全钾含量低于单作茶园外,其余指标均为间作茶园高于单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都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分别比单作茶园高25%和36%;其他茶园与单作茶园差异不显著。各间作茶园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儿茶素总量均高于单作茶园,而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均低
不同形状名茶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赵康由 杨建材 杨亮材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鲜叶原料  名茶  品质  形状 
描述:用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制成扁形、毛峰形、针形和卷曲形名绿茶。结果表明,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茶间品质差异较大,其中以扁形名茶品质最好,毛峰形茶次之,其他形状茶品质较差。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扁形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酚氨比最小;福鼎种制成的扁形茶和云大种制成的毛峰形茶,其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4种主要氨基酸组分及维生素含量均相对较高。表明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名茶或毛峰形名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
茶树抗旱机理和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 王小萍 王云 唐晓波 李春华 王迎春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旱  抗旱育种  茶树 
描述: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中水分对茶树的生长十分重要。笔者对茶树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机理研究以及抗旱育种的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今后在茶树抗旱研究的研究重点:一是利用现代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发掘更多的抗旱基因,深入研究茶树的抗旱机制;二是加强茶树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传统茶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春华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油画创作  发展  传统茶文化  应用 
描述:油画是西方经典的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视图架构和审美理念都有显著区分,因此,若要在中国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寻求油画的本地化发展道路,将油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创作道路。本文首先概括了我国油画的发展情况,而后探讨了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茶文化对于油画发展的意义,最后从处世哲学、装饰理念和创作技巧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茶文化在我国现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实验
作者: 李少贤 王云 杨美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剂  防治效果  茶树  假眼小绿叶蝉 
描述:假眼小绿叶蝉是为害茶树较重的一种害虫。通过进行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5g+2.5%联苯菊酯乳油28ml/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2g/亩的药效实验,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药剂是25%噻虫嗪水散粒剂7.2g/亩。这种药剂对茶树生长发育安全,可以在茶叶生产上推广使用。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
作者: 王春梅 唐茜 杜晓 陈昌辉 许静逸 李品武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野生大茶树  崇州枇杷茶  生化成分 
描述: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46±0.07)%~(5.69±0.10)%,茶多酚含量为(21.67±0.40)%~(37.16±0.99)%,咖啡碱含量为(4.01±0.18)%~(4.88±0.03)%,水浸出物含量为(33.31±2.49)%~(47.28±1.35)%,儿茶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