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守望与开拓:记国家级非遗“举岩茶艺”传承人胡招余
作者: 师锋涛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名茶  茶艺  贡茶  制作技艺  岩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金华北山  婺州 
描述:在金华北山鹿田村一带,群山环绕,常年云雾缭绕,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仙境"。这块风水宝地生产着一种茶叶,叫举岩茶,曾被列为明朝的贡品。如今,举岩茶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胡招余依然用他一生的追求,守望着举岩茶的独特炒制技艺。
浅述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
作者: 张拯  来源:江苏陶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茶具  宜兴  工艺美学  文化内涵  浅述  紫砂泥  紫砂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要组成部分 
描述:紫砂茶具界定的含义是:以泡茶为主要功能,宜兴紫砂泥为材料,采用宜兴传统制壶技法制作的紫砂茶壶。紫砂茶具文化内涵深邃,很少有人做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进入紫砂茶具研究的启动过程较长,对紫砂茶具要有切身的使用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价值与发展
作者: 肖华 谢娜  来源:山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强省战略  韶关市  客家人  广东省  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强省  文化精品  文化遗产保护  粤北采茶戏 
描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了"推动群众文化的活跃开展,打造文艺粤军",把文艺活动的开展和文艺团队的建设提升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韶关市也将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创建韶关文化品牌、生产文化精品、造就文化名家"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粤北采茶戏历史悠久,是植根于本地物质和文化生产生活实践,吸收借鉴其他省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展完善,这朵文化和艺术的奇葩将大放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性危机:以高州木偶戏和采茶戏为例
作者: 王伽娜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阿多诺  现代性危机  采茶戏  启蒙现代性  现代化进程  法制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文化工业  启蒙理性 
描述:一、引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联合国先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后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成为缔约国,先后4批共29个项目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之冠。乘此东风,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申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先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批共1028项,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三批共1488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初见气候。 虽有气候,仍存不足。乔建中在考察过55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一是“说到现状时,反而空洞浮泛”,二
粤北采茶戏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 黄莉丽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实践  采茶戏  艺术创造  历史延续性  广东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北  改革 
描述:粤北采茶戏源于广东北部山区的民间采茶歌舞小戏,2007年分别被列入韶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客家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艺术创造的结晶,是粤北人民保持对客家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其音乐包括有唱花灯、唱花鼓、采茶、大茶、
赣南、桂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
作者: 刘廷新 潘光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基础  明末清初  赣南采茶戏  南部地区  学术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明朝末年 
描述:采茶戏主要流传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区,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们各具特色,又有着相同的渊源和血脉。学术界普遍认为:赣南是采茶戏的发源地,赣南采茶戏的雏形出现在明朝末年,其他地方的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的衍生和流变。学术界大多认为:大约在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由赣南经
花开有情 去留有意 桂南采茶戏调查
作者: 黄静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南部  广西东南部  采茶戏  保护工作  民国时期  桂南  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采茶歌 
描述:桂南采茶戏流传于广西南部的玉林市,以博白采茶戏最为著名。博白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县人口约160万之众,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采茶戏于明末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清代末期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而发展成熟成为戏曲中的独立剧种却在民国时期。采茶歌舞《五马巡城》(1915年)是博白历史上首次举行大型采茶歌舞演出;1957年,桂南采茶戏《打杯舞》首次参加全国公演;2003年,《清水塘边》获得第十届"曹禺杯"大赛二等奖;2005年,《烦恼村官老犟妻》获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大奖。
阳新采茶戏研究构想:从乡村文化的角度
作者: 李海萌 徐晴岚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阳新县  采茶戏  民间说唱  叙事体  戏曲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文化  代言体  区域 
描述:一、引言谈阳新采茶戏,需从地方小戏谈起。地方小戏是一个约定俗称的概念,所谓地方,指戏曲的流行区域;所谓小,指其相对于"昆、高、皮、乱"而言,没有那么严谨的表演体系和众多纷呈的剧本。其通常在民间歌舞或者民间说唱曲种的基础上,由"以叙事体为主、代言体为辅"向"以代言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转变,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角色以"一丑一旦"为主,或加一小生,常称之为"二小戏"或"三小戏"。
粤北采茶戏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作者: 肖华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韶关市  生产劳动  茶文化旅游  丹霞山  粤北地区  广东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  粤北采茶戏  历史悠久 
描述:粤北采茶戏历史悠久,是粤北人民埴根于本地生产劳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吸收借鉴其他省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朵艺术奇葩,是粤北地区开放、包容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2007年,粤北采茶戏被列入韶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剧种的新魅力:“赣南采茶戏进校园”创意活动设计
作者: 宁琰 肖莉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学生  相结合  赣南采茶戏  客家方言  赣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寓教于乐  茶文化  基本动作 
描述:一、设计背景赣南采茶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发展好这一乡土文化瑰宝,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立足校情,本着"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深化内涵、提升活力、教学相长、重在普及"的要求,设计了"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