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8)
按年份分组
2016(4)
2015(3)
1991(1)
按来源分组
植物研究(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科技创新导报(1)
农村能源(1)
核农学报(1)
相关搜索词
基于茶树芽叶转录组序列的EST-SSR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 陈琪 杨华 韦朝领 张正竹 宛晓春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卫星  芽叶转录组  茶树 
描述:频率为28.64%,平均分布密度为1/2.78 kb。在茶树芽叶的转录组序列中共发现962种碱基重复基元,其中占主
茶树茶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组织特异性分析
作者: 陈琪 孟祥宇 江雪梅 于淑伟 宛晓春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氨酸代谢  荧光定量PCR  茶树  组织特异性 
描述:。结果表明,TS基因家族成员在茶树的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其中TS1在根中表达量最高,TS2在花中表达量最高,
夏季遮阴对茶树茶氨酸合成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 陈琪 于淑伟 江雪梅 赵颖 孟祥宇 宛晓春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氨酸代谢  遮阴  相对表达  茶树  茶氨酸合成酶 
描述:为了研究夏季遮阴对茶树茶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及对茶树内含物品质的改良作用,本研究以多年实生茶树为研究对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夏季遮阴对茶树不同部位中茶氨酸合成酶(TS)、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遮阴有利于嫩叶中TS的表达;随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索了茶氨酸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TS、GS、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以及与氮素吸收和转化密切相关的亚硝酸还原酶(NiR)、精氨酸脱羧酶(ADC),在老、嫩叶中及不同遮阴时
直热式制茶节柴灶
作者: 陈琪  来源:农村能源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管式  祁门县  热能利用率  节柴灶  茶叶初制  技术推广站  直热式  制茶  农村能源建设  节能效果 
描述:祁门县是重要的茶叶产区,长期以来,农村茶叶初制烘干使用的是木炭和热风管式炉灶,因此是:“一担茶、四担柴”,浪费十分惊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祁门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与安徽省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共同研制成:AG—I 型直热式制茶节柴灶”,经过二年多的反复试验,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及新品种(系)选育
作者: 江昌俊 李叶云 韦朝领 梁名志 马春雷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品种  种质资源  选育  功能基因  茶树 
描述:该研究利用c DNA-AFLP技术分析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共计获得231条差异条带。以获得的差异EST序列为基础,成功克隆了乙醇脱氢酶、羟甲基丁烯基磷酸合成酶、羟甲基丁烯基磷酸还原酶、丁烯基磷酸还原酶等抗虫功能基因,并发现mi RNA在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所产生的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转录后调节作用。成功构建了茶树低温胁迫SSH文库,获得了差异表达的Uni ESTs序列247条;克隆了蔗糖磷酸合成酶、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酮醇酶基因等抗寒功能基因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与鉴定
作者: 邓威威 金阳 李旻 马林龙 张正竹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核表达  茶树  咖啡碱合成酶  咖啡碱  多克隆抗体 
描述:克隆出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TCS1抗体,旨在从蛋白水平研究茶树体内TCS1的表达情况。根据Gen Bank登陆的TCS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找出其完整的ORF
泾渭茯茶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作者: 张宁 宛晓春 周杰 张梁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多酚  化学成分  泾渭茯茶  指纹图谱 
描述: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指认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的主要色谱峰。以乙腈-0.4%(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梯度洗脱系统,在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mL/min条件下,建立泾渭茯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
紫娟、云抗10号两个茶树品种内生菌多样性研究
作者: 汪立群 颜小梅 郭小双 张冉 梅玉 韦朝领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内生菌  云抗10号  茶树  紫娟 
描述:以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同一栽培管理水平下种植的2个茶树品种紫娟和云抗10号内生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获得内生细菌24株,分属6个类群,以Herbaspirillum(50%)为绝对优势种群,其次为Staphylococuus(16.7%)、Acinetobacte(r16.7%)、Burkholderia(8.3%)、Geobacillus(4.2%)和Microbacterium(4.2%),其中Acinetobacter为紫娟和云抗10号共有属,Microbacterium和Herbaspirill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