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茶叶利用的演变及传播
作者: 阮逸明  来源: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茶叶利用  茶文化  传播方式 
描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叶从茗菜、药用变为饮用,又从单纯的解渴、保健提升为重视高尚礼仪的茶艺、茶礼、茶道,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瑰宝,也是华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茶叶加工利用的发源地,茶文化的摇篮。自唐宋至明清,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茶经陆地、山川、海洋,由挑夫、牛帮、马帮、驼队及舟船沿着逐渐形成的陆上茶路及海上茶路,走向全世界,成为三大饮料之一。 中国茶叶传播世界之路,在经济、文化、宗教具重要影响力的有:(一)唐、宋时伴随佛教禅宗传向韩国、日本;(二)清
国际茶叶市场竞争趋势中的中国茶优势
作者: 阮逸明  来源:泛珠三角(9+2)茶文化茶产业高峰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前言 茶树原生于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湿润,自南纬45度至北纬38度之间均可栽培,尤以赤道两侧及北回归线两侧是茶园主要分布区。目前茶树栽培已遍及世界五大洲,1930年代世界茶园面积计有80万-90万公顷。至2005年约为300万公顷。 1980年代至2005年的20余年间。世界茶园面积仅增加了50万公顷。但由于科技兴茶,茶叶产量则有快速的增长,1980年代突破200万吨,至2001年突破300万吨,至2005年为342万吨。
台湾茶叶产制及其科技之回顾与展望
作者: 阮逸明  来源: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台湾光复后茶叶生产以制造红茶、绿茶供应外销为主,外销量占产量的75%~85%,但近二十年来已急速地转成制造包种茶及乌龙茶供应内需,外销量减少到占总产量的15%~20%左右。台湾罐(盒)装饮料茶于1989年逐渐兴起,尤其是乌龙茶饮料于1992年对新新人类市场的诉求成功,促使茶饮料于1993年超越碳酸饮料,至1997年仍位居非酒精性饮料的龙头。茶叶在台湾有其经济价值,更有非经济性的发展价值,目前台湾茶业虽面临劳力缺乏、工资高涨、消费者口味多元化、茶叶进口日益增多之压力,但若能调整产销结构,及应用新科技、新技术
[0图]世界茶文化大观 漫步天福茶博物院 rambling over Ten-Fu tea museum
作者: 阮逸明  来源:北京:国际华文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描述:世界茶文化大观 漫步天福茶博物院 rambling over Ten-Fu tea museum
[0图]台湾小百科·产业馆 台湾的茶叶 1 茶叶生活
作者: 阮逸明  来源:稻田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台湾小百科·产业馆 台湾的茶叶 1 茶叶生活
[0图]台湾小百科·产业馆 台湾的茶叶 1 起源与发展
作者: 阮逸明  来源:稻田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台湾小百科·产业馆 台湾的茶叶 1 起源与发展
不同茶类(红茶、绿茶、乌龙茶)市场竞争中的乌龙茶优势
作者: 阮逸明  来源:茶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茶叶  总产量  保健功效  茶类  绿茶  红茶  加工方法  世纪初  优势 
描述:茶类花色品种繁多,但就其加工方法及质量特征可概分为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白茶、红茶及黑茶等六大茶类。这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皆起源于中国。其中,绿茶产制及品饮方法于唐、宋时期藉由禅宗佛僧传入韩国、日本,韩、日两大民族受到中华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