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茶史
作者: 董尚胜 王建荣  来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茶业  文化史    经济史 
描述:本书讲述了茶的起源;中国茶业的发展,茶的对外传播;介绍了历史上茶政、茶法;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历代茶诗等。
茶树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蛋白含量的研究
作者: 董尚胜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茶树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蛋白含量的研究
跨世纪高等茶学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作者: 周树红 董尚胜  来源:茶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学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描述:我国高等条学教育从创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现已形成了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高级茶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高等茶学教育将面临21世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世界茶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高等茶学人才培养应重视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外语和工具性技能素质四方面的教育。
茶具故事
作者: 王建荣  来源:社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雅》  茶具  中国西南地区  四川  故事  饮茶  《僮约》  开水 
描述:茶树主要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饮茶在汉代四川一带的士人生活中非常流行。王褒《僮约》中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问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笔之……”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把茶饼炙烤一下.捣成茶末后放人瓷碗中.然后冲入开水.喝时还要加些葱、姜等调料。
茶具故事
作者: 王建荣  来源:读者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宋代  景德镇  点茶  龙泉窑  唐代  饮茶  黑釉  茶文化  陶瓷茶具 
描述:茶树主要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饮茶在汉代四川一带的士人生活中非常流行。王褒《僮约》中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把茶饼炙烤一下,捣成茶末后放入瓷碗中,然后冲入开水,喝时还要加些葱、姜等调料。 煎茶是唐代主要的饮茶方式,并出现了以煎茶为行业的商业活动。
中国历代茶具的演进
作者: 王建荣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历代茶具的演进
唐代陶瓷茶具
作者: 王建荣  来源:茶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生活用具  陶器  唐代  中国  瓷器 
描述:简述了唐代煎茶法、痷茶法和点茶法,对唐代茶具中的陶瓷茶具作了专门论述,探讨了唐代陶瓷茶具的品类及特点,同时论及生产唐代陶瓷茶具的主要窑口及其特点。
践行当代茶圣吴觉农茶学思想,倡导全民饮茶
作者: 王建荣  来源:《上海茶业》2014年第1期(总第124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收藏茶文化、研究茶历史、展示茶文化、倡导茶生活之时,紧紧围绕并践行吴觉农茶学思想,通过茶展览、茶主题活动等弘扬茶文化、倡导全民饮茶、推广爱茶爱生活的理念。传统型博物馆被视为保藏和展示的地方,收藏的展品是研究、展示和教育互动的重中之重,而往往容易忽略博物馆在外部文化和社会中的位置及其变化,这一时期作为被动学习者角色的博物馆观
[0图]茶艺百科知识手册
作者: 王建荣  来源: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描述:本书以百科知识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茶的历史与文化、茶的分类与加工、茶的鉴赏与贮存、茶的品饮方法、茶的典故和传说、茶与人体健康美容方面的知识。
[0图]中国茶具百科
作者: 王建荣  来源: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供应技术  饮食业 
描述:茶具,乃是茶文化和器具文化的完美结合,作为蕴蓄茶香、盛载茶汤的器具,茶具的内涵是丰富的,功能是广泛的,作用是独特的,渗透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是世界各族人民文明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