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茶叶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潘玉成 宋莉莉 叶乃兴 潘玉华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特征提取  电子鼻  模式识别  传感器阵列 
描述:文章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综述了电子鼻在茶叶品质评定、品种分类、成分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电子鼻在茶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人工神经网络在茶叶品质评定中的应用
作者: 潘玉成 叶乃兴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人工神经网络  品质评定  应用 
描述: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特点和BP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对人工神经网络在茶叶品质评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0图]茶叶加工与审评技术实训指导
作者: 潘玉华  来源: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是《茶叶制造与审评技术》的配套教材,本教材概括了茶叶制造和审评技术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制茶过程相关工序理化指标的测定实验,红、绿、乌龙、白茶、名优茶、毛茶加工(精制)、花茶窨制和相关茶叶品质审评技能训练的实训。
[0图]茶叶加工与审评技术
作者: 潘玉华  来源: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是研究茶叶制造与审评技术和制造与审评理论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介绍茶叶分类、制茶原料(鲜叶)、绿茶、青茶、白茶、红茶及再加工的花茶等的加工技术和理论,以及茶叶产品的品质要求及审评技术和理论。
把握特点,培养能力——《制茶学》教学体会点滴
作者: 潘玉华  来源:中等农业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把握特点,培养能力——《制茶学》教学体会点滴
茶树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作者: 叶乃兴  来源:湖南农学院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茶树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
作者: 叶乃兴  来源: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系谱分析  茶树  品种创新  骨干亲本 
描述:从中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表明: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分别占全国育成品种总数的19.7%和43.9%,以铁观音和黄棪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全国和省级乌龙茶新品种总数的52.6%,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是我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类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日本自1970年育成金谷绿以后,以薮北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日本国育成品种总数的87.0%,薮北是日本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加强茶树种质创新和优异遗传基因的利用,是实现育种新目标的遗传物质基础。
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
作者: 叶乃兴  来源: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系谱  茶树  品种创新  骨干亲本 
描述:从中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表明: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分别占全国育成品种总数的19.7%和43.9%,以铁观音和黄棪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全国和省级乌龙茶新品种总数的52.6%,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是我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类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日本自1970年育成金谷绿以后,以薮北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日本国育成品种总数的87.0%,薮北是日本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加强茶树种质创新和优异遗传基因的利用,是实现育种新目标的遗传物质基础。
[0图]茶学概论
作者: 叶乃兴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茶叶  高等学校  文化  教材 
描述:本教材是一本理论结合实际,注重茶学基础知识普及的茶学导学性教材。本教材开篇对该门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了茶的起源与传播、茶与健康、茶树品种与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品质与鉴评、茶资源利用与深加工、茶叶质量安全、茶业经济?
[0图]茶学研究法
作者: 叶乃兴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化    教材 
描述:本书是讲述茶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茶学科技项目申请、茶学试验设计、茶业经济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的重要课程。通过《茶学研究法》课程学习,可以了解茶学科技发展状况,初步具备茶学科研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以及茶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在茶学研究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现代茶学学科的发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