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91)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91)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9)
2014(7)
2013(13)
2012(3)
2011(7)
2010(11)
2009(15)
2008(11)
2007(3)
2005(1)
1997(1)
1994(1)
1993(1)
1988(3)
1986(2)
1984(2)
按来源分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91)
相关搜索词
三种害虫诱导茶树挥发物的生态功能
作者: 王国昌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单白绵绒茧蜂  虫害诱导的茶树挥发物  鞍形花蟹蛛  白斑猎蛛  茶尺蠖  假眼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描述: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是我国茶园中的3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挥发物在茶树-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中的通讯作用,以期为茶园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途径,具体的结果如下: 茶尺蠖雌虫的产卵选择试验表明:与健康茶树比较,雌虫明显趋向于在其幼虫为害后的茶苗上产卵(Z=2.52, P= 0.012);“Y”形嗅觉仪的测
引种茶树新品种试验研究
作者: 游小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引种  新品种  茶树 
描述:以黄旦、金萱作为乌龙茶对照,福鼎大白茶作为绿茶对照,对从台湾、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杭州引种的6个乌龙茶和9个绿茶新品种(系)在生育期、芽梢性状、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方面进行了区域比较试验,并利用CID-301PS光合测定系统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各品种(系)的利用价值和对其进行生理和遗传上的初步研究,并选出适宜在我省推广种植的优质高效且抗性强的新品种,从而调整我省茶树品种结构,引导茶区推广应用良种,实现茶类与茶叶产品结构的
茶树氟吸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 张磊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吸收动力学特性  茶树   
描述:茶叶含有大量的氟,人们通过饮茶可以获取一定量的氟。本文通过对茶苗与番茄苗氟吸收的对比试验、影响茶树氟吸收的各种因子及茶树氟吸收动力学,来研究茶树氟吸收特性。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了茶树与番茄氟吸收
茶树不同品种和次生代谢物质对叶蝉取食行为影响的DC-EPG研究
作者: 刘丽芳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物抗虫性  茶树品种  刺吸行为  次生代谢物质  假眼小绿叶蝉  EPG  聚类分析  DC 
描述: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试验结果:1.分析江、浙茶区主推的6个茶树良种上叶蝉取食结果,发现:①叶蝉在6个茶树
14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及EST-SSR分子指纹图谱建立
作者: 章志芳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SR  分子指纹图谱  品种  EST  区域试验  适应性 
描述: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参试品种分子指纹图谱。主要结果如下:1.适应性春茶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物候期超过CK有早玫瑰
茶树新梢嫩度的仪器测定方法和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 黄艳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持嫩性  剪切力  理化指标  感官评价  嫩度  茶树 
描述:新梢持嫩性是茶树资源与育种工作中需要考量的性状之一,是新梢保持嫩度的能力。其传统的评判方式是感官评价,不仅概念模糊而且评价方法也不明确,有关此类的研究也鲜有报道,对鉴定工作造成困难。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衡量嫩度的科学方法,从物理性质、感官评价、生理化学组份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品种间的持嫩性。本研究以龙井43、中茶108、迎霜、福鼎大白茶四个品种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材料,分析茎杆各部位的剪切力、叶的感官评价分值以及生化组份差异,建立了一套综合分析新梢嫩度的方法,以期为持嫩性的相关研究
基于EST数据库和转录组测序的茶树DNA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王丽鸳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EST  茶树  转录组测序  分子标记 
描述:应用研究,而且通过高通量RNA-seq获得大量茶树花的转录组序列,并以这些转录组序列为基础进行茶树SSR分子标记的大规模发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NCBI网上公开的12,757条茶树ESTs序列
茶树挥发性信息素调控假眼小绿叶蝉及叶蝉三棒缨小蜂行为的功效
作者: 穆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树互利素  茶树利它素  叶蝉三棒缨小蜂  挥发性气味  假眼小绿叶蝉  行为调控 
描述: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大陆茶区以及越南、缅甸等近邻国家茶区为害最严重的害虫,长期依靠化学防治。福建等地的抗药性鉴定已发现其对吡虫啉达中抗、对联苯菊酯和啶虫脒达高抗水平,业内推测每年防治叶蝉的药量约占茶园总用药量的40%,通常还有滥施药情况,就会导致茶叶农残超标,必须开拓绿色防控叶蝉的途径。该叶蝉趋嫩为害习性显著,茶树芽梢释放的理化信息对其趋性可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夏秋季叶蝉三棒缨小蜂对产于嫩茎中的叶蝉卵的寄生率较高,跟随效应显著。本研究使用常规的空气夹带吸附法,以Super Q为吸附剂,动态吸附、有机
基于Internet的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
作者: 李兰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种质资源  .NET  茶树  信息系统 
描述:,对1千多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鉴定评价,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由于共享手段单一,使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水平还不高。为加快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加强种质资源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
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表型性状关联EST-SSR位点的初步鉴定
作者: 乔婷婷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SR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EST  关联分析  茶树  群体结构 
描述: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 O. Kuntz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饮料作物,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在由起源中心向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传播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干预,发生了从形态水平到分子水平的一系列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树种质资源。但是由于长期的异花授粉和自交不亲和使其高度异质杂合,选育一个良种耗时长。因此,提高早期选育效率和准确鉴定目标性状成为茶树育种家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是开展优异基因发掘和品种选育的基础,然后利用生物学手段发掘与
上页 1 2 3 ... 7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