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19)
学位论文(15)
期刊(1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51)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6(6)
2015(6)
2014(1)
2013(2)
2012(2)
2011(3)
2010(1)
2009(3)
2008(6)
2007(8)
2006(5)
2005(2)
2003(3)
2001(1)
1989(1)
按来源分组
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3)
中国农业科学院(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
福建农林大学(2)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2)
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茶学学术研讨会(2)
云南大学(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
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1)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1)
电子科技大学(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
茶叶(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
茶叶科学(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
蚕桑茶叶通讯(1)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
全国苹果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暨“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1)
全国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及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学术会议(1)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1)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学术会议(1)
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1)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1)
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1)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1)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1)
云南农业大学(1)
相关搜索词
蕉城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
作者: 郑康麟 吴洪新 宋岸伟 陈言概 王明海  来源: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调查  种质资源  蕉城区  茶树  保护利用 
描述:本文介绍了宁德市蕉城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考察了野生茶树和地方有性群体茶树资源的分布,提出了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措施.
基于生产区划和表型数据构建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
作者: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马春雷  来源:2009年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茶树  生产区划 
描述:中国国家种质茶树圃中保存有2665份茶树(Camelliaspp.)种质资源,但有很大一部分未进行深入鉴定评价。构建茶树核心种质,既可以简化管理,又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优异基因源。根据茶树资源来源地所属的生产区划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利用表型数据,采用对数法比例和聚类取样法构建了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共532份资源,占全部资源的20%,涵盖了99.7%的表型变异类型,控制不同性状表型相关的相互适应的遗传复杂性在核心种质中也得以保持。不同性状的均值t测验。方差F测验、表型频率分布的测
[0图]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数据  种质资源  描写  茶属 
描述:国家自然科学资源共享平台项目资助:本书介绍了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规定的茶树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茶树种质资源数据标准规定的种质资源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代码等。
基于STR分型检测技术的89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黎钊 肖斌 余有本 周天山 高岳芳 冉隆贵 鲍露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TR  遗传多样性  茶区  种质资源  茶树 
描述:【目的】正确评价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0对STR引物,对来自中国华南、江南、江北和西南4大茶区的87份茶树种质,以及来自日本的“薮北种”及来源不详的“箫”茶树品种共计89份茶树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0对STR引物共检测到12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等位位点12.4个,扩增位点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高于观察杂合度的平均值。等位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77,Shannon指数平均为1.98,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81。聚类结果
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及新品种(系)选育
作者: 江昌俊 李叶云 韦朝领 梁名志 马春雷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品种  种质资源  选育  功能基因  茶树 
描述:该研究利用c DNA-AFLP技术分析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共计获得231条差异条带。以获得的差异EST序列为基础,成功克隆了乙醇脱氢酶、羟甲基丁烯基磷酸合成酶、羟甲基丁烯基磷酸还原酶、丁烯基磷酸还原酶等抗虫功能基因,并发现mi RNA在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所产生的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转录后调节作用。成功构建了茶树低温胁迫SSH文库,获得了差异表达的Uni ESTs序列247条;克隆了蔗糖磷酸合成酶、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酮醇酶基因等抗寒功能基因
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及利用现状和展望
作者: 陈伟忠 陈若荣 陈思藩 蔡创钿 谢泽楷 董青华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凤凰单丛  利用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茶树 
描述:凤凰单丛是数量繁多、香型丰富的栽培型珍稀茶树种质资源,也是凤凰单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综述了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现状,论述了其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对当前保存、研究和利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黔南60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作者: 张明泽 姚玉仙 陈世军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黔南  SSR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描述:为探索黔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黔南60份茶树资源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对引物均显示多态性,基因多态性百分率为98.64%。1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7个观测等位基因和73.778 6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8个观测等位基因,4.918 6个有效等位基因。15个通用位点共产生280种基因型,平均每个位点18.7种基因型。遗传多态信息量变异范围为0.123 9~0.926 8,平均0.572 5,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Shan
贵州省黔南州茶树种质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
作者: 张丽娟 柳青 杨清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茶树  开发利用  种质资源  保护  优势 
描述:为了进一步了解茶树种质资源情况,黔南州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总结了黔南州茶树资源分布区域、基本类型,单株性状、适制性,资源优势和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茶树资源数据库,分析了黔南州茶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屏南县原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
作者: 薛徐燕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生茶树  种质资源  分布  特征特性  品质 
描述:在进行屏南县茶树品种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屏南县原生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多年调查,建立观察点,开展试验研究,归纳总结出具有典型代表、保护利用价值高的原生(野生、半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片区6个。该文概述银墙山区、鸡髻山区、大屏山区、嶂峰仙峰区、凤茶区、天坪山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代表品种、品种特征特性、品质特点及利用情况。
富含原花青素、叶酸和游离氨基酸的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
作者: 李文萍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种质资源  游离氨基酸  叶酸  茶树 
描述:原花青素具有强的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等作用,叶酸具有预防巨红细胞贫血、神经管畸形儿、修复DNA预防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具有促进茶汤鲜爽的作用。因此,筛选研究富含原花青素、叶酸和游离氨基酸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可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品质遗传改良奠定基础,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茶叶中的原花青素、叶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选择了100份茶树品种和株系为试验材料,其中以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宝洪茶为对照,对茶树种质资源中的原花青素、叶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布和组织差异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