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高校应开设“茶艺”课程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根据调查显示:当今我国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有不少不文明的地方,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部分学生的精神空虚,品位低劣,热衷追求虚荣浮华的生活,对传统文化漠然,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文化所释放的伟大融合力是东方优美文化的底蕴,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
茶艺教师应有的认识和使命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范增平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茶艺的内涵,包括技艺、礼法、道三个部分。要当一位有素质的茶艺教师,首先要先做好一位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再要认识茶艺,成为一位茶艺教师。认识茶艺包含:专业知识的素养。
为什么说茶艺又说是茶道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而是在整个茶事过程中,对每一个动作以及对所有的茶、器物、人的尊敬,在茶艺的过程中反映出我们在生活上的为人之道,人与人、人与器、人与万事万物彼此之间的互相尊重。
内观茶艺的道理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典礼或仪式、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休闲或社交的机会、茶艺不仅是基于对日常生活磨难的一种逃避。茶艺是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透过自我观察的技巧,如实观察茶艺本然的实相,在实际经验的层面上,体验和认识到“自我”,净化身心的一种活动过程。首先,在茶艺的过程中,藉由观察呼吸使心专注,接着以敏锐的觉知,开始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体验无常的特性。
茶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喝茶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喝茶的人并不多。喝茶看似很简单,但仔细思索,却有着很深的道理,如:刚泡好的茶很烫,所以喝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如果分心于其它事物,很可能就会被烫到;当专心喝茶时,会感觉从苦到回甘的茶很好喝,但许多人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好喝,喝了也觉得没甚么,只是有种特别的味道,认为不同的茶叶有不一样的味道罢了。
茶艺让喝茶成为享受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喝茶要科学,喝茶也要艺术,喝茶更是要享受。科学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艺术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喝茶既需要科学的简单化,也需要艺术的复杂化。一个人能从简单中走向复杂,是具有美的能力;能从复杂中归于简单,是有智慧。懂得享受喝茶的美,是有智慧的人。 茶,从生活艺术“沦落”为民生必需品,这到底是福还是祸?但,不论是雅事还是民生必需品。
茶艺促使人温良恭俭让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温良恭俭让。是一个人表现于外的做人态度、行为风范;是根植于内的人格修养与文化底蕴的积累。所谓温良恭俭让,是出自《论语·学而篇》,说明孔子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种行为规范和做人态度来处事待人,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赞赏。温良恭俭让是古代中国人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 面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人们常常感叹社会秩序日益出现暴躁、傲慢的现象,社会风气渐渐变成奢侈放纵,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优美传统作风哪里去了?茶艺生活就是陶冶人们以谦恭有礼的文明态度待人处事,恢复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体现君子仁人的风范,以构建和谐发展的
茶业有理,茶艺有礼,才有茶道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业,是指经营管理茶叶生产、制造、运输、销售等事业的总称,它包含茶叶农业、茶叶工业、茶叶商业等相关茶事业的营销与管理。从事茶业要讲理,讲理就是依据道德标准,不仿冒伪劣、不欺瞒消费者、货真价实、获取合理利润,脚踏实地地按照事业的规律、秩序来从事商业行为,讲理是茶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茶艺,是指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茶道就是良心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所谓“良心”,是人的本然菩心,就是仁义之心,良心就是道,茶道就是茶的良心。因此,自唐代以后,就提倡“茶道”,茶道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修行,修行在于修身、修心,通过茶事活动,修心悟道,陶冶情操,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品茶与评茶
作者: 范增平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经过人们几千年的利用,得到许多人的关注,人文的含量也就特别丰富了。 茶是嗜好性的农作物,也是高经济作物。嗜好性的饮品,常因个人的喜好而有不同的感受,世界上茶有千万种,一种茶好喝或不好喝,带有非常大的个人喜好而不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因饮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喝茶、饮茶、品茶、叹茶,其中“品茶”为饮茶的高境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