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4)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9(1)
2003(1)
1990(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农业大学(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
中国农业科学院(1)
浙江大学(1)
相关搜索词
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研究中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作者: 姚明哲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EST  关联分析  茶树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结构 
描述: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L.) Dyer)植物,原产于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饮料作物之一。在复杂多样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树种质资源,这其中蕴含着高抗、优质等重要优异性状的基因资源。充分了解和掌握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是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有益基因发掘和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由于DNA标记具有多态性高、鉴定准确快速等优点
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萌发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作者: 王新超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长素相关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  荧光定量PCR  芽休眠  抑制消减杂交  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  茶树  细胞周期蛋白基因 
描述: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植物,在每个年生长周期中,叶芽会以休眠的形式来提高对外界逆境特别是低温的抵抗能力,安全越冬。在春季环境条件合适时,芽打破休眠,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本研究以特早生品种龙井43和晚生品种政和大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2个品种休眠芽和萌动芽的2对正、反向cDNA-SSH文库,筛选出一批与休眠或萌发有关的基因,并克隆了与休眠或萌发相关的3个基因的cDNA全长,研究了3个基因和一批与生长素相关的基因在茶树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为揭示茶树越冬芽休眠及其解除的分子本质
不同品种茶树氮素营养差异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 王新超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物营养遗传学  吸收动力学  茶树  氮素效率  生理生化机制 
描述:植物的氮素营养效率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土壤氮素营养条件的的一种适应能力,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所以其必然要通过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表现出来.而对其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营养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该文研究了来源各异的7个品种茶树的氮素营养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通过该论文的完成,初步明确了不同品种茶树产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遴选...
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
作者: 陈亮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