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茶科学 (7)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2)
2009(1)
2008(1)
2004(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南京林业大学(7)
相关搜索词
茶树、樟树及小麦冠层结构与辐射分布特征
作者: 李相玺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茶树、樟树及小麦冠层结构与辐射分布特征
基于彩色线阵CCD的茶叶分选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 刘希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FPGA  图像处理  色选  彩色线阵CCD  MATLAB 
描述:茶叶分选控制系统是以光电技术为基础,先通过采集茶物料的图像信息识别其中次品、再气动剔除其中次品的集光、机、电、气一体化高科技设备。目前国内的颜色分选技术和国外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多厂家需要依赖进口设备。因此如果研制一套新型的智能茶叶色选机系统,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茶叶生产加工中,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研究一套新型的智能茶叶分选控制系统,该系统集信号采集、处理于一体,结合智能识别算法,实现茶物料中优质茶叶、异色茶叶、茶叶梗三者之间快速有效的分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色选机的发展近况进行研究比
茶叶色选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作者: 李灏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触摸终端  茶叶色选机  FPGA  模糊专家系统  CPLD 
描述:茶叶色选机是一种集光、机、电一体的,利用被选茶叶图像信息来选别杂质的,完成茶叶拣梗除杂作业的高技术、高精度设备。本文设计的茶叶色选机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茶叶色选机的选别率和产量、降低茶叶分选成本及气源消耗。在对茶叶色选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设计将茶叶色选机智能控制系统划分为主控制、人机交互、CCD信号采集处理、喷阀驱动控制和喂料控制等模块。论文主要针对各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模块间通信连接及茶叶分选灰度值模糊专家系统控制算法进行设计研究。经系统分析,选用ARM7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
间作树木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作者: 费颖新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间作树种  茶园    滞尘量  富集系数 
描述: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虞山林场维摩茶厂单作茶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茶带状间作茶园和生态观光园中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茶、杨梅(Myrica rubra L.)-茶、银杏(Ginkgo biloba L.)-茶、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Hook.f.)-茶4种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作和间作茶园之间大气、土壤环境的差异以及不同间作茶园中土壤、茶叶和间作树种中重金属及硫元素的含量,探讨不同间作
银杏和茶树复合经营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作者: 田亚玲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光合特性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有机碳矿化  DGGE 
描述:模式可持续经营配套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冬春季节银杏-茶树复合系统光照条件、温度及空
氮素形态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 杜旭华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氮吸收动力学特性  茶树  光合生理  氮素代谢  有效化学成分  氮素形态 
描述::1.氮素形态对茶树高生长和持嫩性影响显著,对粗生长影响相对较小。增加铵态氮会提高茶树叶片Pn、Gs、Tr和GS活性,过高则明显降低光合能力和GS活性,对GOGAT影响较小;多数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
几种主栽茶树品种光合特性及其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作者: 周贤军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光合特性  谷氨酰胺合成酶  茶树  有效生化成分  氮代谢 
描述:的比较研究,掌握茶树在这3方面的主要变化特点,探讨光合作用、氨同化关键酶对茶树主要生化成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迎霜 的光合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其他为单峰曲线;‘浙农139 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