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茶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8(4)
2007(1)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生态经济(学术版)(1)
特区经济(1)
江西社会科学(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相关搜索词
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
作者: 郭起华 钟俊昆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客家人  民间歌舞  赣南采茶戏 
描述:30年来,赣南采茶戏的剧本创作、表演与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就其研究而言,在主题、表演、音乐等方面出了一批成果。但也存在研究层次不够丰富、研究方法较单一等局限,今后赣南采茶戏的研究应当围绕多视角、多侧面、跨学科与比较等方式方法而展开,将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并回到田野进行活态研究,以期能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开发创新。
山茶绽放:旅游学视角下的赣南采茶戏研究
作者: 郭起华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旅游开发  客家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地方特色明显、曲目丰富、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充分运用节庆、参与体验、纪念品等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将促进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赣南地区旅游形象。
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
作者: 钟俊昆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审美  客家文化 
描述:赣南采茶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它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是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审美文化特质。
山茶遍地开:海峡两岸采茶戏研究
作者: 钟俊昆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精神生活  非物质文化  山茶花  海峡两岸  试种  采茶  民间文化 
描述:采茶戏这朵在客家地区盛开的山茶花,从客家赣南“试种”成功,已植遍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等地,成为客家民间文化珍品,进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化作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与享乐载体,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而列入第一批名录中!江西赣南是客家“摇篮”,山地多,适于产茶,在劳作中歌唱,再植入舞蹈,勤劳朴实的客家人于是把采茶歌和茶篮灯以及当地的其他民间艺术融合在一起,蕴育出了独具魅力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亦名“三脚班”。其剧目大多取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客家人对劳动和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作者: 钟俊昆 魏丽英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开发  旅游 
描述: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从戏曲旅游看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以赣南客家采茶戏为例
作者: 钟俊昆 毕剑  来源:生态经济(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旅游  开发利用  赣南采茶戏 
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是个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名录的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具有近400年的历史积淀.是全国采茶戏的源头,深受民众喜爱。赣南采茶戏在我国戏曲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通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并与旅游文化、庙会文化、城市文化、外地文化等进行有效结合,可实现对赣南采茶戏保护、传承及新的开发和利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