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7)
按栏目分组
茶文化 (66)
茶科学 (6)
经典茶书 (4)
茶经济 (1)
按年份分组
2016(44)
2015(10)
2014(7)
2013(16)
按来源分组
信阳晚报(77)
相关搜索词
听茶,就是听茶语听心语,听道理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人有,树有,花有,草有,茶叶亦有,只要有灵性,就一定会有语言。听茶,可不是神乎其神的说法。说透了,听茶,就是听茶语,听心语,听道理,在聆听中来感受人生所有快乐之语。茶叶,从生长、采摘、制作,一直到掉落在杯中,再到我们喝入体内,整个过程都会发出响声。只是看你想不想听,或是怎么个听法
袁枚品茶食茶之趣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考试成绩不佳,出为县令。33岁辞官,卜居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过了50多年的清狂自在的享乐生活。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
大峰山茶厂的“种茶经”
作者: 曾宪科 马依钒 金培满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采茶工正在采茶。本报记者马依钒摄本报记者曾宪科马依钒金培满谷雨之前,在茶乡信阳,能与满城春光相媲美的唯有毛尖新茶。这段时间,茶山忙碌,茶杯清亮,茶客欢喜。何为好茶?仿佛每个人都能略说一二。昨日上午,“九悦鸿城杯”“百年荣光.信阳百家茶乡(茶企)百日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浉河区浉河港镇大峰山茶厂,探究这里
陆游嗜茶“续茶经”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南宋一位爱国大诗人,也是一位嗜茶诗人。陆游的一部《剑南诗稿》,存诗9300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人们在这些诗中看到的,首先是诗人一生不忘统一,雪耻御侮,收复失地的战斗精神和报国决心:“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
卫才贵夫妇谈“茶经”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夕阳西下,凉风习习,土门村村民卫才贵和妻子郝开琴坐在家门前,品一口自家产的毛尖茶,遥望一眼远处墨绿色的茶山头,一天的疲惫在这阵阵茶香中慢慢消散。卫才贵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头衔,信阳市浉河区碧源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他的妻子郝开琴是公司法人代表,公司是去年3月注册的。“你品品我们的茶叶咋样?”郝开琴一边
高继珍:与茶解不开的奇缘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高继珍在自己的茶叶店里拣茶。(图中右一)见习记者熊晓辉在信阳市浉河区向西的大别山深处,因长年云雾弥漫,群峦叠翠,溪流纵横,茶叶资源极为丰富,这里便是有着“五云两潭一寨”之称的信阳毛尖名产地之一的云雾山,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以种茶、卖茶为生,与茶结下了不解情缘。28年前,22岁的高继珍作为一名采茶女从
参观茶市场
作者: 姜金阳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天天气晴朗,信阳晚报社的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来到国家级信阳茶叶市场参观。还没有进门,我就闻到了淡淡的茶叶的清香,这里面都是卖茶叶的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要不是跟着解说员一起走,我们非得迷路不可。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绿茶,还有红茶、黑茶、红茶、清茶,还有许多茶叶做的茶油,用茶叶做的糕点。让我印象最深的要
上页 1 2 3 ...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