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不同加工工艺对区域优势品种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燕忠 张凌云  来源: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加工工艺  茶树品种  品质 
描述:本研究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对广东、广西、浙江的区域优势品种白叶单丛、金萱、鸠坑等3个茶树品种鲜叶进行加工,通过对其理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及感官审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区域优势品种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鲜叶制得的茶样,随着茶叶发酵程度的加深,儿茶素含量逐渐减低,EGCG和ECG含量整体趋势也随着减少,总黄酮含量逐渐增加,水浸出物含量先增后降。三种茶树品种中,白叶单丛制成的茶叶,儿茶素含量比较高
南茶北引茶叶品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 王常红 匡新 王嘉磊 汪东风 李大祥 王漪  来源: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加工工艺  南茶北移  有效成分  茶叶品质 
描述:对同是祁门槠叶种、同为毛峰茶加工工艺的安徽郎溪茶与山东崂山茶、胶南茶、日照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芳香物质等茶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对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比较,以探讨南茶北移后茶叶品质的变化,为山东茶业发展及不同产地茶叶品质鉴别提供参考。
浅议婺州举岩茶传统和现代加工工艺制茶品质特征
作者: 王兴奎 夏兵  来源:粮油加工(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婺州举岩  品质特征 
描述:本文查阅史料记载,研判婺州举岩茶的传统加工工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整理了婺州举岩茶民间传统制茶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其现代加工工艺及制茶品质特征。
制茶机械在石亭绿茶加工中的应用
作者: 陈育才 张经贤 陈顺安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石亭绿  茶叶机械 
描述:石亭绿茶以三绿三香的独特风格,于1956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历史名茶。石亭绿传统的双炒双揉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2009年开始引进茶叶机械,进行石亭绿工艺制作试验。实践证明,与手工加工相比,机械制作石亭绿茶,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茶品质稳定等优点。石亭绿茶加工工序是:鲜叶→摊凉→杀青→揉捻→复炒→复揉→炒干→雾→拣剔→筛簸→成茶。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气品质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描述: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茶树花软糖的制作工艺
作者: 张文杰 刘聪 林珊 季爱兵 郑婷婷 马丽 彭文书 龚婉莹 严亮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软糖  凝胶剂  茶树花 
描述:探讨茶树花软糖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产品配方为琼脂0.5%、卡拉胶1%、明胶10%、白砂糖40%、果葡糖浆30%,柠檬酸0.1%和茶树花浸提液100 mL;将凝胶剂浸泡6 h溶解,混入熬制好
多种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绿茶技术初探
作者: 陈林海 林鸿 刘小春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绿茶  花果香 
描述:开展多种高香型茶树品种绿茶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3h-15h凉青、滚筒锅温230-250℃杀青、适度加压揉捻和二次烘干等技术加工的高香型品种绿茶花果香明显,滋味甜醇,品质优,符合绿茶市场的需求,对增加绿茶花色品种具有现实意义。
豫南主栽茶树品种的信阳毛尖茶适制性分析
作者: 刘佳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加工工艺  固样方法  适制性  信阳毛尖 
描述:近年来,我国名优绿茶的开发实践表明,独特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名优绿茶独特品质的前提条件,利用茶树品种优势开发名优绿茶成为我国名优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06年信阳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足5%,与全国平均水平26%相比,差距很大,而且无论是良种推广还是亩均产茶量,都远低于日本、印度等国家。鉴于此,近年来信阳地区积极引进和选育茶树优良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白毫早、碧香早、舒茶早、乌牛早、平阳早、信阳10号等,与信阳原产的本地群体种相比,这些品种鲜叶对信阳毛尖茶的适制性如何并未见详细报道。不同品种的茶树,其适制性
不同形状名茶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赵康由 杨建材 杨亮材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鲜叶原料  名茶  品质  形状 
描述:用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制成扁形、毛峰形、针形和卷曲形名绿茶。结果表明,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茶间品质差异较大,其中以扁形名茶品质最好,毛峰形茶次之,其他形状茶品质较差。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扁形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酚氨比最小;福鼎种制成的扁形茶和云大种制成的毛峰形茶,其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4种主要氨基酸组分及维生素含量均相对较高。表明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名茶或毛峰形名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 吕海鹏 梁名志 张悦 王立波 林智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紫娟”  香气  抗氧化活性  化学成分 
描述::“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
Rss订阅